top of page

2014.10.20

Day49

半夜醒來,因為怕白天會有其他乘客上車,想說回到原本的位子,發現位子被那幾個大學生佔走了,心生不滿之餘好像也無從宣洩,人在異鄉國度、文化背景迥異,誰知道一個外國人離開自己的位子之後半夜還會想回來呢?好像事情總不能單純以自己的思考為出發點,人們能夠因為相互理解而多生體諒減少糾紛這樣的期盼雖然有點強人所難,但如果能夠在思考之餘多一點對方的角度,至少自己的心就能放寬一些的吧。

在火車上的時光總是難以睡得安穩的,一點動靜都容易從迷濛中驚醒,然後又疲倦地鬆懈下來迷迷糊糊地陷入現實與夢境之間。早上七點多醒來吃了點昨晚上車前買的點心權當早餐,吃完沒多久又因為整晚沒睡好,躺在上鋪又漸漸失去意識直到十點多。

 

大學生們不知道什麼時候下車了,對面上來了一家三代全家福。火車悠悠地在大平野上奔馳著,來到空著的下鋪看著窗外的片片流動風景,這是旅程中所特別喜好的一件事,以前和家人跟團出遊的時候,坐在遊覽車上也總是喜歡這樣看著窗外的景色,即使全車都因為大太陽而拉上了窗簾,也要把頭探到窗簾外,不想錯過這沿路平凡無奇的風光。

 

對面那戶人家,一個穿著有點像中國傳統服裝的小男孩,像是全家核心的所在,一路上聽他任性的胡鬧吵著要這要那的,家人只是百般順從及呵護,寧可幾個大人在位子上擠在一旁,也要空出位置讓小少爺可以爽快地躺在坐位上呼呼大睡,時不時哀個兩聲像是在嫌不夠舒服。

 

忽然覺得也許印度人從小就被這樣包容著自己的任性,長大後才會那樣任性妄為不顧旁人吧。也許並不是每個印度人都是這樣的,在印度也才短短兩個多禮拜地我的觀察也許也沒資格評斷些什麼,但至少這兩週以來所見的普遍大眾所表現出來給我的觀感就是這樣,不管是好是壞,都僅僅是我很直觀的感受。

 

下午兩點,火車終於緩緩進入了市區,依然得面對老問題:在哪一站下車才對。漫長的十六小時車程就這樣度過了,好像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熬,景色看著看著、腦海中的思緒無邊的亂飄間,時間就這樣過度了。

終究是數一數二大城,一到站下車果真又是到處人滿為患,看著地圖捷運站似乎還得走一小段路。沿著高架橋下走著,路面塵土飛揚,不少計程車、嘟嘟車在陰涼處等著客人,更多的是來來去去流動的人潮,在大太陽的炫光下顯著有點迷漾的茫然。

 

捷運站和想像得不太一樣,真要說起來其實跟火車沒什麼兩樣,只是變成短程而密集的班次,不仔細觀察一陣子還真是看不出個端倪。走上天橋往下看鐵路兩旁許多鐵皮和木材搭建起來的矮房,軌道上充滿了垃圾和穿梭著的人們,也有不知為何要全身赤裸的少年,或是在滿是垃圾的軌道上冒著危險循著寶的小孩。這是印度第二大城、最西化的商業城市孟買給我的第一印象。

 

搞了好久才搞清楚自己身處在哪一個捷運站,和到底該怎個移動到維多利亞車站。老實地按著螢幕買了車票,車廂簡單地分成一般車廂和高級車廂,費用差了數倍。走下月台等沒多久車就來了,好在月台上的資訊還算明確,不然光是要找哪個月台哪列車又得費一番功夫。列車一進站不意外地人人開始往車門擠去,所謂先下後上這種東西似乎是不存在的,上車與下車的人們像是在互相角力,從狹窄的車門間試圖擠出一條生路。上不了車也就算了,頂多再等下一班;下不了車的人就這樣被迫再往下一站去,得再經歷一番推擠之後下了車,搭下一班反向的車回來。在月台上也不少列車啟動後才奔跑著跳上車的驚險戲碼,噢!這大概只是他們的日常。

維多利亞車站不愧是地標性的大車站,光捷運和火車就各分佔了好幾條軌道,因為是各列車的終點站,所以下車的人們都往同一個出口走。終究是當初英國殖民時期所建的車站,果真是充滿歐洲車站的風格,和之前所經過的幾個火車站有著明顯的不同。

出了車站憑著方向感開始往海邊的方向出發,沿途順便尋找合適的住所。來到火車站對面的巷道,路邊不少攤販小店,買了一杯氣水之後在路邊喘口氣,發現一旁攤販邊有個穿著藍色連身洋裝的小女孩,一身光鮮亮麗像個小公主一般,因為和一般看到的印度小孩不太一樣所以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見,這樣一個乾乾淨淨的小女孩冷不防的就趴在熙來攘往的街道上,即使是在先進、相對乾淨的國家,沒來由的趴在路上都是奇怪的舉動,更何況這裡是印度!

 

最終我沒能知道她為什麼要趴在地上,從臉上表現單純的笑容來看好像是因為想趴下所以就趴下,不管旁邊有多少人、地上有多髒。看著這樣的畫面心裡頭有點酸酸的刺痛,但終究沒有任何立場介入。

海邊區晃了半天,似乎都是高級的飯店,沒有預想到這邊畢竟是商業大城市,住宿費稍高是必然的。最後終於走到之前有聽到網友所說的通舖旅舍,櫃檯位在大樓的一個小門,350盧比一晚含早餐,走上三樓的房間,找到一個沒人睡的空上鋪,總算是暫時安頓了下來,大部分的室友都不在。也是,這個時間點應該都在外頭吧!旅程至今的第一個背包客通鋪旅社。

 

浴室有點簡陋,乾淨程度還算可以接受,洗手台上幾把用過的牙刷擱著,不知道主人在這裡待幾天了。沖了個澡之後整個神清氣爽許多,今天本來就預計是個移動日,所以沒有急著去看什麼景點。時間已經下午四點多,最熱的時刻已經過去,太陽不再那麼毒辣,換上了輕裝出去散散步順便找找有WIFI的地方。

隔著一條街就是海邊,面海的路上盡是高級的酒店,看著海邊好一會兒才忽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好久沒看到海了,這個月以來一直離海好遠好遠,從小在海邊長大的漁村孩子,對海總有著特殊的情感。看著這片久違的海,雖然是印度洋的初次見面,但海就是海,那一望無際的遼闊不管到哪都是一樣的。

 

海邊的風輕吹著,退去了一整的悶熱,海面上的小船隨著浪潮搖擺著,心情放鬆了許多,想著印度之行終於也來到了最後一站,不知不覺間竟也匆匆穿越了幾千公里。

孟買的印度門跟徳里的不太一樣,不那麼高聳就多個厚實穩重感,一個偌大的門就位在海岸邊,像是象徵著世界進出印度的大門。觀光客、流動攤販、散步的當地人,還有想拐騙遊客的人,想找到一個合適的角度又不至於充滿人的地方拍照真不容易。一個男人拿著相簿般的本子過來,是在兜售明信片的,拿著翻了一下,想要其中的某幾張,但是它不單賣,要就是一整套,我說算了,但他還是不死心的持續介紹明信片多漂亮啊之類的。對我沒用了啊大哥。

 

買了支冰棒之後在樹下坐了一會兒,有人過來搭訕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也不看、聽也不聽,雖然不太禮貌,但只要一有反應就會被纏上一陣子,此時此刻就只想一個人靜靜地吹著風看看久違的海,別來叨擾。

離開印度門到街上走了一會兒,有些殖民時期留下來的建築頗有特色,大街上人來人往,但找不到有WIFI的餐廳,比起之前到的幾個觀光城市,這邊WIFI這麼難找讓我有點錯愕,一方面也覺得不安,幾天後就要飛往下一個陌生的國度,沒有做點功課查查資料心裡難免忐忑。

好不容易在路口找到一家有WIFI的餐廳,但看了看門外的菜單沒幾樣菜色而作罷,到一旁半開放式的餐廳,進去後坐了一會兒才發現素食餐廳,只點了一塊薄薄的餅配著兩種沾醬,想喝杯奶昔也點錯,送來的是一球香草冰淇淋,沒有任何飲料。失策之餘匆匆吃完,想說還是去那家WIFI餐廳看看好了,雖然裡頭有誘人的薯條,有點貴而作罷,只點了杯飲料,反正主要是為了能夠上網。但不知道什麼原因,這個網路只能是用臉書和LINE,滑完了動態消息、傳了幾封訊息,想查資訊也沒辦法查只好離開。

 

在逛街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拍攝中的劇組,這是在印度遇到的第二支劇組,想來印度的拍片界到也蠻廣的。走訪了幾家書店終於找到單賣的明信片,書店小小的,櫃台是個年輕的印度女生,看上去像是個大學生。

 

回到旅舍門口,一個東方臉孔正在check in,櫃台的大叔看到我一副:你看你看,又來個東方人呢地說著。回到房間,裡頭空蕩蕩的,我是第一個回來的,大家應該都還在外頭酒吧喝著當地啤酒聊著天吧,我自顧地猜想著。雖然時間還早,但其實身體也蠻疲倦了,趁著浴室沒人搶洗了澡,房間只有一只吊扇,爬上上鋪沒多久就呼嚕嚕地睡著了,連室友們什麼時候回來也一點知覺都沒有。

bottom of page